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把他鄉變故鄉,扎根農村、無私奉獻;他們以真情聚民心,爭做鄉村振興的“領頭雁”;他們用行動踐行初心,立足崗位開拓創新。他們就是集安市麻線鄉太平村駐村工作隊。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太平村駐村工作隊駐村以來,將黨建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帶領黨員群眾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駐村工作隊與村“兩委”聚焦本村實際,精心謀劃,依托太平村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資源稟賦,實施了太平村電商服務中心項目,該項目總投資80萬元,建筑面積160平方米,設置電商超市和便民快遞驛站兩個功能區,借助網絡銷售平臺進行人參及農特產品的線上線下同步展銷,承接太平村周邊15公里范圍內的快遞派送或自取服務,目前已投入使用。該項目創造就業崗位5個,帶動200名群眾增收。
(資料圖片)
圍繞“鴨綠江畔二十八村”鄉村旅游空間發展新格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堅持用文化豐富旅游內涵,用旅游促進人氣集聚。充分挖掘太平村作為老鄉政府駐地的紅色符號與懷舊情結,把老酒坊、老電影院、老供銷社規劃打造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協調資金40萬元,對20世紀60年代的老電影院進行了整體翻新,除了播放紅色電影外,還上映相關題材的紀錄片,組織專家為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行黨史宣講等,既賦予電影院新的功能,又發展成為鄉村旅游的載體。此外,G331國道樁號331途經太平村,依托G331國道改擴建工程,對樁號331進行重新規劃、設計,施工完成后太平村又增添一處旅游打卡地,吸引游客觀光旅游。
(資料圖片)
駐村工作隊始終把百姓關心的事放在首位。在入戶走訪時,村民們反映村里的路燈已有很長時間不亮了,村部位于國道兩側,夜間行走很不安全,易引發交通事故。了解情況后,駐村工作隊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對村里98盞路燈進行全方位維修,更換控制器、太陽能板、燈具、蓄電池39套,從根本上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評。駐村工作隊還積極向上爭取資金1200萬元,深入開展重點村人居環境提升工程,新建邊溝4400延長米、大墻2700延長米,庭院改造186戶、建設文化小廣場、鋪設行人道磚等,切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由“面子”向“里子”全方位提升。
太平村土地肥沃,水資源豐富,適宜水稻生長。駐村工作隊協調相關單位收購太平村大米9000余斤,為村集體經濟帶來了4萬元的純收入。同時,他們還積極參加通化市和集安市舉辦的“第一書記代言”活動,活動中駐村第一書記王欣偉積極銷售太平村蜂蜜、野生蘑菇等特色農產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偉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