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熱鬧鬧過年,是中國人刻在骨子里的印記。而趕大集作為傳統的民俗活動,不僅承載著人們迎接新年的喜悅和美好期許,更將“年”的熱鬧推向極致。
“咱家灶糖又酥又脆,小年啦,大姨,稱幾塊灶糖吧!”“老妹,糖炒栗子剛出鍋,又甜又面,嘗嘗,不甜不要錢!”“大姐,咱家炒貨有火大的,有火輕的,您喜歡哪種口味,都老香了”……東北臘月的清晨雖然透著十足的寒意,卻阻擋不住市民們辦年貨、趕大集的熱情。在新立城年貨大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拉開了農歷小年的序幕。
“這干豆腐你就吃吧,越嚼越香!”集市上,賣干豆腐的小攤兒前排起了長隊?!皝?張”“好嘞!”攤主大爺一邊推介著自家干豆腐,一邊翻開屜布,里面幾沓干豆腐冒著騰騰的熱氣,一股豆香飄散開來。“大姐,大公雞咋賣的?”“110一只”“老弟,抓一只呀?”“來兩只,挑大的!”“妥嘞”,賣公雞的攤位十分熱鬧,一只只漂亮的大公雞在籠子里抱團取暖,而一旁的大鵝顯然“不大聽話”,嘎嘎地叫個不停?!皫臀曳Q一扇排骨,再來5斤肥瘦”,豬肉攤位上,攤主大哥忙得不可開交,幾刀下去,一大扇排骨被切成了等長的小段……雖然不到8點,但大集里已然人頭攢動、熱火朝天。
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長春市民陳先生收獲頗豐:兩捆粉條、一只大鵝、一箱黏豆包,一袋子燎得雀黑雀黑的豬蹄,一旁,陳先生的母親背著手,拎著一小兜灶糖,東瞅瞅西瞧瞧,逛得起勁。陳先生告訴記者,每年小年他都會陪母親逛大集、辦年貨,在母親的心里,逛大集是過年的前奏與儀式。這會兒他已經往車里倒騰兩趟年貨了,這是第三趟。陳先生說,“過小年趕大集,趕的就是這熱熱鬧鬧、溫暖富足的年味兒?!?/p>
的確,東北的年味兒都在大集上。這里不僅有干調山貨、雞鴨魚肉、新鮮水果、各種糖果,還有黏豆包、凍梨凍柿子、酸菜、血腸等東北特產,在琳瑯滿目的年貨集市中,賣貨人雖然凍得“嘶嘶哈哈”,但笑容滿面,趕集人雖然拎著大包小包,卻還在左顧右盼,在一片嘈雜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中,年的氛圍愈加濃烈。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要買春聯、貼福字,最近我每天輾轉于各個年貨大集上賣春聯福字,生意可好了!”大集一角,攤主孫大姐有著東北人熱情奔放的性格,她說,過年就圖個熱熱鬧鬧、團團圓圓。
俗話說,衣錦還鄉不如年貨滿筐。春節,是中華民族最為重視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年初到年尾,這一次的團圓承載千家萬戶的美好期盼,也是對過去一年辛勤付出的慶祝,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在一片歡天喜地中,人們逛大集、辦年貨,以隆重的方式迎接、盡享春節的喜悅。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茗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