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奧運會是一個全球矚目的競技舞臺,一些小眾運動、新興運動出現在奧運賽場,被更多人看見和熟悉。巴黎奧運賽場,人們不僅見證了傳統體育項目的激烈角逐,還驚喜地發現了攀巖、小輪車、沖浪、滑板、霹靂舞等新興項目的獨特魅力。
同時,奧運會的熱度也激發出中國觀眾對歐洲人喜歡的皮劃艇、高爾夫等運動的濃厚興趣。總之,奧運會成為人們感受體育精神的“催化劑”。
這屆巴黎奧運會,小眾運動也有中國“市場”,在自由式小輪車女子公園賽決賽中,中國選手鄧雅文獲得冠軍。經此一役,很多青少年也開始關注和了解這個項目。還有24歲的鄧麗娟為中國攀巖實現了歷史突破,她在巴黎奧運會女子速度攀巖中以創亞洲紀錄的成績摘銀,為中國隊首奪奧運攀巖獎牌。現場看過她比賽的人都不約而同地說“她爬高的速度比咱們平地跑的都快”。
一些歐洲國家普及率較高的運動,巴黎奧運會前在中國的熱度卻并不是很高,比如皮劃艇、曲棍球項目等。有咱吉林選手入選的中國女子曲棍球隊在巴黎奧運賽場,一路披荊斬棘,先后淘汰澳大利亞和比利時等強隊,時隔16年再度闖進決賽,并最終奪得銀牌,追平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最佳戰績。還有滑板項目,中國代表團年齡最小運動員鄭好好第一次參加奧運會就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天賦和勇氣,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霹靂舞賽場,中國選手劉清漪在女子組比賽中獲得銅牌,這是首次進入奧運會的霹靂舞項目決出的首枚獎牌。現年18歲的劉清漪是此次奧運霹靂舞女子組比賽表現最好的選手之一,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奧運賽場讓中國霹靂舞的風格得到充分展現,贏得了掌聲和喝彩。
體育項目的“熱門”與“冷門”、大眾與小眾是相對的。近些年,新興運動借助奧運會飛入大眾的視野,而中國觀眾對“冷門”運動的熱情也逐漸升溫。從街頭走向國際,新興項目成了既好玩又好看甚至還能成名的“寶藏”運動。運動員在各自項目中追光的同時,別被大家發現小眾運動也有大的舞臺,而且前景明朗。
行走在巴黎奧運賽場,其實不難發現,這些新興項目已經并且正在點燃全球青少年的參與和熱情,而這其中,一群中國年輕“玩家”的身影賽場場上躍動,他們的榜樣作用正在激發更多中國青少年的奧運夢。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政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