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中,來到巴黎已經近一周的時間了。當全世界目光聚焦于巴黎這座時尚浪漫之都的時候,中國印記的閃耀也給這場全世界的體育盛會增添了色彩。穿梭于巴黎街巷中,隨時可能與“中國元素”不期而遇。
巴黎奧運會志愿者統一身著綠色制服,其中不乏中國志愿者的身影,甚至是來自吉林長春的老鄉。也許是“北國春城”同根同源的牽引,本報記者就在羽毛球賽場和曲棍球賽場分別偶遇到了一男一女兩名來自家鄉的志愿者。萬里之外,那種老鄉見老鄉的感覺,格外親切。
聽新聞中心的中國志愿者介紹,關于中國志愿者的數量沒有具體統計,但這屆奧運無論運營還是后勤保障都有咱同胞在發光發熱。
中國志愿者自然有其優勢,比如可以幫助來自中國的運動員、官員以及媒體記者們解決一些生活及采訪中遇到的難題,他們的謙遜與熱情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印象深刻。他們分布在不同崗位,幫助運動員和代表團處理大事小情,用熱情周到的服務體現志愿精神,給不少奧運村“村民”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一些中國設計和中國制造的體育裝備及各類小商品也占據著奧運賽場的里里外外。巴黎奧組委統計顯示,本屆奧運會吉祥物“弗里熱”80%由中國制造,其中大部分產自浙江義烏。而在2022年公布奧運會吉祥物時,巴黎奧組委曾預計,奧運特許商品銷售總額將達到1.27億歐元,其中吉祥物銷售額將占20%到25%。據報道,巴黎奧運會吉祥物“弗里熱”玩偶計劃制作200萬件,其中80%外包給了中國廠商,剩余的兩成訂單由法國兩家玩具制造商獲得,但原材料和零部件也都來自中國。除了吉祥物“弗里熱”之外,“中國制造”亦遍布巴黎奧運賽場,其中包括各種球拍、體育器材及配件、訓練健身器材、運動防護用具等體育用品,還有體育迷們不可或缺的加油圍巾、球迷假發、助威棒、望遠鏡等和奧運觀賽相關產品,就連與奧運會合作的海外品牌,其背后也離不開“中國制造”的身影。
奧運會是參賽選手們彰顯魅力的舞臺,也是展示中國文化的良好契機。法國當地的中國文化愛好者以及來自世界各地對中國感興趣的人,都希望通過奧運這個窗口來進一步了解中國。巴黎奧運會期間,位于巴士底設計中心的中華體育文化展,從蹴鞠到水戲,從圍棋到龍舟,諸多難得一見的展品攜帶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吸引大量當地人前來觀展,在傳統射箭與投壺的體驗區域令人流連。這些東方古老物件不僅令歐洲人著迷,就連來自國內的媒體同行也都驚訝于物品的精美。
“中國元素”在巴黎奧運會上散發著迷人的光芒。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政
初審:馬萍
復審:劉晗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