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感覺怎么樣,好點沒有,早上吃飯了嗎?”這是每天早晨查房時,松原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護士長張亞范對病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幾十年來,她每天都要一遍一遍地挨個床位耐心地詢問患者病情,仔細觀察患者術后傷口愈合情況;每一天都要安撫患者,要讓患者感受到親人般的關心和溫暖。
1996年,張亞范在白城衛校護理專業畢業后,一直在松原市中心醫院工作至今。26年來,外表看似柔弱,內心格外堅強的她,從一名普通護士,成長為醫院泌尿外科護士長、國際傷口師專科護士、主任護師。在工作崗位上,她刻苦鉆研、精益求精,以救死扶傷、甘于奉獻的精神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并先后榮獲吉林省優秀共產黨員、吉林省五一勞動獎章、“吉林好人·戰疫先鋒”、吉林省優質服務標兵、吉林省優秀醫務志愿者等榮譽和稱號。
幾十年來,張亞范在探索專科護理新領域,完成多項護理新技術,其中《慢性腎源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動脈彈性功能的研究》課題榮獲吉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糖尿病患者保健鞋》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患者是脆弱的,更是敏感的,需要耐心細致地與其接觸和交流。”張亞范說,面對患者要隨時留意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態,鼓勵、安撫他們,給他們以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一位女孩燙傷后,因自身免疫力低下傷口遲遲不愈合,精神幾度崩潰。張亞范每天一邊細心地為她清創,一邊耐心地與她交流,安撫她受創的內心,給她講解如何護理傷口。一個月后,女孩出院,抱著她流下感激的淚水。
“默默地干好自己應該干的事。”這是張亞范經常說的話。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發,張亞范義無反顧地向醫院黨組織遞交請戰書,率隊出征武漢。她所負責的武漢同濟醫院重癥病房有50張床位50個病人,除16個危重患者外,其他都是重癥。每天,她巡查完病人,交完班,又開始給病友發放盒餐、打水、測體溫、指脈氧、心電監護等,總是忙得腳不沾地。
在武漢期間,張亞范身為松原市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同時還是吉林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護理組的核心成員。在她的帶動下,醫療隊廣大黨員個個身先士卒,圓滿完成為期56天的援鄂任務。
作為松原市公益志愿者協會培訓部部長、松原市藍天救援隊醫療組成員,張亞范熱衷于公益事業,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各種志愿公益活動,和隊友們一起走訪慰問孤寡老人。經常組織開展心肺復蘇、創傷救護、傳染疾病防治等各項培訓,讓市民了解止血、包扎、心肺復蘇等操作的基本原理,掌握急救技能、科學防護,進而提高大家關愛生命的健康意識、預防意識、救護意識。
“作為基層醫護工作者,當選為黨的二十大代表,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張亞范說,“面對這份責任,我要用實際行動把醫務崗位當作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陣地,把服務患者當作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最好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