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期間發表EI及以上級別論文兩篇、中文核心一篇、國家發明專利一篇、實用新型專利一項、軟件著作權一篇,獲得三次學業獎學金……這份履歷,屬于一名來自山東東營的女孩——周桐宇。今年,她以優異的成績從長春理工大學光電工程學院碩士畢業,并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在長春工作,成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五研究所(長春設備工藝研究所)的一員。
初見周桐宇,就是在研究所的車間里,她穿著一身略帶灰塵的工作服,但始終笑容燦爛,整個人充滿了活力。當談及自己取得的成績時,她十分謙虛,臉也微微泛紅,“這些只是對我4年本科、3年研究生的總結和見證。如今走上了工作崗位,我必須更加努力才行。”
周桐宇將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站定在了長春。這名山東女孩為什么這般選擇?
原來,是一場報告會給了周桐宇信心與勇氣。
回想起畢業前夕找工作的日子,周桐宇至今印象深刻。“那段時間,我也像大家一樣感到迷茫與彷徨,不知如何選擇。”周桐宇說,就在那時,學校組織畢業生收聽收看了省委書記景俊海在吉林大學作的“創業有你‘就’在吉林”宣講報告。“這次宣講報告是一次精彩的演講,也是一個誠摯的邀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于是我下定了決心,響應號召,留在吉林就業。”
隨后,她深入了解到吉林作為有著雄厚基礎的老工業基地,目前正處于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階段,這一階段是最需要人才建設的,尤其需要大批優秀的高層次人才,吉林也熱切期盼著畢業生留省就業。此外,周桐宇也通過學校了解到,目前吉林省已出臺了完善的人才就業落戶政策,可以為人才提供便利條件,讓大家安家無后顧之憂。
最終,周桐宇決定留在長春就業,“相信在吉林這片土地上,自己一定能發揮出當代青年人該有的能量。”
周桐宇說,當自己將這個決定告訴遠在山東的家人們時,大家都十分高興,也全力支持,尤其是自己的姥爺。
原來,周桐宇的姥爺曾是一名軍人,年輕參軍時曾經在吉林邊境地區駐守4年。“兒時,姥爺和我說起過那些保家衛國的日子,描述過吉林白雪皚皚的樣子,這些也讓我對東北有了不一樣的感情。”于是,周桐宇報考了長春理工大學,并在這里度過了7年時光。
“如今我選擇留在吉林就業,也算是圓了自己和姥爺的心愿吧。”周桐宇笑著說。
就這樣,帶著一份決心,帶著一份情感,周桐宇邁入了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入職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五研究所。
“周桐宇雖然來到我們研究所工作的時間不長,但卻是個十分努力刻苦、積極要求進步的孩子。幾個月的時間里,她不斷學習,虛心請教,已經能夠自己獨立完成分系統任務研制工作了,周圍的同事也對她很認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第五五研究所黨委書記張銳對周桐宇贊不絕口。
“剛剛開始工作時,我也遇到了非常多的困難,但單位的‘傳幫帶’傳統發揮了重要作用,部門的老師和同事耐心細致地手把手指導我,也鼓勵我不斷嘗試,不要怕失敗,因此,我學到了很多實踐性的內容,信心也更足了。”
不久前,由周桐宇牽頭帶領團隊申報的一個項目已經完成提交,預計會在明年年初通過。如果順利,接下來她將和團隊成員們一起,繼續努力攻克相關技術難點。周桐宇說,希望借助研究所這個優秀的平臺,爭取早日在所學技術領域為國家、為吉林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是無數正奮斗著的‘90后’中的一員,有夢想、有追求,也有肩負的歷史使命。希望更多的學弟學妹也能夠選擇留在吉林這片熱土上,揮灑汗水,留下腳印,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