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強保護的前提下,撫松縣漫江鎮錦江木屋村積極發展特色民宿、賣山貨、做民俗體驗等鄉村旅游項目。昔日以開荒、狩獵、人參采挖和捕魚為生的情景已不復存在。
從昔日的“龍須溝”到今日的“百花園”,舒蘭市小城鎮馬路村通過“七邊”環境衛生治理行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乾安縣打通農村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讓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辦理社保、醫保政策咨詢及農產品銷售等業務。
永吉縣按照“以點為基、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的工作思路,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特色。圖為永吉縣北大湖林果小鎮。
隨著第一個農村5G基站在長嶺縣高家窩堡村落戶,我省農村正式邁進了5G時代。
從塑料大棚到現代化玻璃溫室,乾安縣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全力推進產業與新型城鎮化建設融合發展。
是稻田,又不完全是稻田。舒蘭市溪河鎮吉米稻香鄉村現代有機農場打造了集旅游觀光、智慧農業、稻米種植、田蟹鴨舍立體經營為一體的稻田綜合體。
靖宇縣花園口鎮花園村是遠近聞名的“移民村”。通過異地安置扶貧項目,村民們告別年久失修的泥草房,搬進“花園”里。
大安市大力建設農村公路,統籌推進路域環境提升,確保路修到哪里,管護就做到哪里,綠化就跟到哪里。形成了“路在樹中、車在花中、人在景中”的大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