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汽開區政務服務大廳實行24小時不打烊服務,全程實現領辦、幫辦和上門服務,全力打造“方便、快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全面助力一汽和區內企業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石雷 攝
我省金融支持實體企業發展成效明顯。圖為銀行工作人員走訪企業了解客戶需求。本報記者 石雷 攝
建行吉林省分行開展“云端行動”,提高小微企業線上金融服務便捷性。圖為工作人員指導客戶使用智慧柜員機辦理業務。本報記者 石雷 攝
蓬勃發展的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積極服務企業,全力為企業創建良好的營商環境。本報記者 石雷 攝
營商環境是投資“風向標”、發展“晴雨表”。
五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營商環境建設重要論述,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厚植投資興業沃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為吉林振興發展注入新動能。
制度先行——
科學布局聚合力
五年來,省委、省政府在營商環境建設上高位推進,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破題,著力完善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相關制度體系,強化制度供給,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2018年新一輪機構改革中,省委、省政府組建了吉林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加掛省軟環境建設辦公室牌子(2021年調整為省營商環境建設辦公室),形成了從謀劃改革到推進改革的完整閉環,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2019年,《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頒布實施,彰顯了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信心與決心;2021年,創新建立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機制,為我省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提供了強大的制度和組織保障。2022年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以視頻形式召開,向全社會釋放以營商環境建設為突破口起步開局的強烈信號,全面掀起了優環境、抓項目、促發展的熱潮。
改革破題——
數字引擎激活力
我省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需求,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先導,一體部署實施“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市場主體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統籌建設“云網一體”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啟動“吉林祥云”大數據平臺建設,依托該平臺,建設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10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部署應用新版全流程審批系統,成為全國唯一在省市縣鄉村五級使用一套系統、一個平臺全流程實施在線審批的省份。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將全流程審批時間由200個工作日以上壓縮至81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審批系統綜合運行指標穩居全國第一位。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一窗”分類受理比例達到70%以上。圍繞“急事辦、及時辦”的服務理念,打造政務服務品牌“吉事辦”,掌上服務應用達到311項。
鑄劍護航——
法治賦能添動力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探索中,我省進一步凸顯法治的重要作用,讓營商環境更有序、企業經營更有公平感。
不斷完善政策措施,相繼制定出臺《吉林省營商環境建設專項攻堅行動方案》《全面優化吉林政務服務生態打造最有溫度的營商新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吉林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實施方案(2021)》,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一張張“防護網”。自2022年1月1日起,《吉林省社會信用條例》正式施行,進一步發揮社會信用在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提高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