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鶴
“14首鐫刻著時代標記的歌曲,首首都是一種訴說,都代表著一段歷程。每當歌聲響起,我的內心都激動不已,熱血沸騰。”在吉林藝術學院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建專題大型交響音樂會《清晰的記憶》演出現場,大四學生宋長建感觸良多。
音樂、美術、戲劇……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吉林藝術學院黨委充分發揮藝術院校的專業特色優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育人為核心,以“藝術+思政”為創新形式,策劃了“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系列藝術展演活動,將黨史學習教育與藝術教育充分融合,將課程思政融入舞臺創作,將專業小課堂延伸至社會大課堂,推動藝術與思政同向同行。
用藝術語言講好黨史故事
不久前,一場精彩的大型民族歌劇《沂蒙山》經典片段匯報演出在長春桃李梅大劇院上演。20首經典唱段,帶領觀眾重溫了沂蒙山背后蕩氣回腸的黨史故事,生動再現了沂蒙山兒女的奮斗歷程,深情詮釋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沂蒙精神。
這場演出正是吉林藝術學院用藝術語言講好黨史故事、高質量完成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縮影。
學院以“藝術中的黨史”為總領,先后舉辦了“音樂中的黨史”“戲曲中的黨史”“京劇中的黨史”“戲劇中的黨史”“歌劇中的黨史”“美術中的黨史”等6種形式的重點文藝作品創作和展演,生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參與系列展演的師生演職人員達千余人。其中,“音樂中的黨史”大型交響音樂會《清晰的記憶》和大型民族交響音樂會《太陽頌》還分別于5月10日和6月29日在長影音樂廳上演,社會反響熱烈,極大豐富了長春市民的文化生活。
“藝術+思政”的形式,將黨史教育融進舞臺,讓一段段黨的光輝歷程和不同時代所凝練的精神火炬,通過各類藝術形式“流動起來”,真正做到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浸潤師生心田。
《偉大征程》成為生動黨史課堂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的舞臺上,有來自吉林藝術學院舞蹈學院的400名學生,他們共參演了《起義起義》《怒吼吧黃河》《黨旗在我心中》《江山》《命運與共》《領航》6個作品。學生們用熱情飛揚的舞姿與青春奮進的光彩,表達著對黨、對國家的無限熱愛與美好祝愿。本次演出,也是一堂寶貴、難得且生動的黨史思政課。
為了圓滿完成這項莊嚴而榮耀的任務,從3月初開始,吉林藝術學院多次召開專項會議和任務動員會,學院各部門高效運轉,全力為本次演出提供保障。4月9日,舞蹈學院10名帶隊教師和400名學生奔赴北京。在之后的111天里,師生們克服困難、爭分奪秒、精益求精,最終圓滿完成了排練、演出、電影拍攝3個階段的任務。他們用使命和擔當,用熱愛與堅持,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學子的精神風貌,也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貢獻了吉藝力量。
在北京排演期間,舞蹈學院還組建了臨時黨支部,把舞臺變成講臺,把演出變成一堂別開生面的黨史思政課。學生們承擔著超出年齡的重任,也獲得了超出年紀的成長。大家不只是在完成表演,更是在親歷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的奮斗歷程。這堂生動的黨課,讓學生們更加知黨愛黨,出演情景舞蹈《起義起義》的學生王慶峰表示:“用舞蹈表達對黨、對國家的無限熱愛與美好祝愿,是我值得驕傲一生的榮耀。通過這次演出,我對黨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今后我會加倍努力,為黨和國家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排演期間,多名學生在思想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紛紛提交了入黨申請書和思想匯報。最終,有7名學生和1名教工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以藝術之美傳承黨史之光。吉林藝術學院結合自身院校特色,創新“藝術+思政”的育人載體,在發揮專業優勢的同時,激發起廣大師生的愛黨愛國熱情,“藝”心向黨凝聚起磅礴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