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的最大底氣。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之一,揭示了改革的價值取向,彰顯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準確理解、科學把握、全力落實這一原則,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贏得人民信任,緊緊依靠人民,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前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我們黨領導改革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一條寶貴經驗?;仡櫸覈母镩_放40多年波瀾壯闊的光輝歷程,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推動改革事業不斷前進的價值遵循與行動導向。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改革的每一個階段都與增進人民福祉緊緊連在一起,都將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切、最急需的問題作為攻堅對象。人民是推動改革事業不斷前進的主體力量。改革不是簡單的敲鑼打鼓,推動改革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干,一代人接著一代人干。改革事業偉大成就的取得,是億萬人民苦干實干,努力奮斗的結果;是億萬人民甘于奉獻,勇于犧牲的結果;是億萬人民持之以恒,久久為功的結果。人民是破解改革難題的動力源泉。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必定要除舊布新,先立后破;必定要打破影響發展的制度阻礙,破除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必定要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必定要渡深水、涉險灘、啃硬骨頭;必定要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解決前人未曾遇到的問題。改革實踐證明,正是在廣大人民群眾的不斷創新、攻堅克難、不畏艱險、敢闖敢試下,改革事業才能一路披荊斬棘,闊步向前。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共同價值遵循。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是改革40多年來的價值導向與行動起點,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領域目標的共同價值遵循。聚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對人民群眾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健康發展要求的積極回應,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物質生活需要的基礎性改革舉措。聚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其根本目的在于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獲得最廣泛、最真實、最有效的民主權利,更好實現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人民當家作主。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全面發展的需要,對多元、豐富、高質量文化產品的需要,繼而持續豐富人民群眾精神世界,提高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在當今的生動實踐,是對“發展為了誰”的生動回答,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聚焦建設美麗中國,是對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需要的回應,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低碳、環保、美麗生活環境的需求。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是對人民群眾對更安全的生活環境需要的回應,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切實提高全社會的公共安全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
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貫穿始終?!盀榱巳嗣穸母铮母锊庞幸饬x;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改革,就是要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改革為了人民。要牢牢聚焦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圍繞人民群眾對優質物質生活、高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充分就業、良好生態環境以及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的社會環境等方面需要,持續跟蹤研判人民群眾的需求變化,在準確把握人民群眾需求點上下功夫,在滿足人民群眾需求與進一步深化改革相結合上見實招。要將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作為改革的突破口,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最為急難愁盼的問題,深入分析、查找產生問題的根源,整體思考、綜合研判人民群眾反映的普遍性問題,在對問題把握中尋找破解問題的思路,在體制機制的建立、完善中明確改革的主攻方向。堅持改革依靠人民。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參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各種方式激發人民群眾的創新、創造熱情,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發掘好、整理好、總結好、運用好人民群眾在改革中的好做法、好經驗,并在民主協商中增進人民群眾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與認同,凝聚推動改革最為磅礴的力量。改革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既是改革的出發點,也是改革的落腳點,是檢驗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核心標準。要做到改革的整體推進,實現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黨的建設各領域的共同改革,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并通過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使全社會朝著共同富裕目標不斷前進。堅持城鄉一體發展、區域一體發展、行業一體發展,讓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全體人民。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李鵬
初審:劉晗
復審:馬萍
終審: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