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天,我懷揣著對新聞寫作知識的渴望和對自己工作的無限憧憬,成為吉報通訊員隊伍中的一員。
還記得學生時代第一次翻看吉林日報,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國內外重要新聞、吉林省內的重要事件和民生新聞……它成了我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
參加工作后再看吉林日報,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家鄉的報道,無論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還是文化繁榮、民生改善,我都會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欣慰。這些報道讓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家鄉的變化和發展,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為家鄉貢獻力量的決心。
終于有一天,我成為了吉林日報的一名通訊員,看著一篇篇書寫家鄉和單位發展的報道發表,圓夢的快樂真讓人滿足!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參與吉林日報舉辦的多個線上、線下活動,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我們一起探討新聞宣傳的發展趨勢,分享彼此的心得體會,見證了彼此的成長進步。那些歡聲笑語和真摯的交流,成為了我人生中寶貴的財富。
有一次跟隨吉報記者采訪的經歷,讓我到至今記憶猶新。當我置身于現場,親眼目睹記者們忙碌的身影,聽到他們與采訪對象的深入交流,他們的新聞觸覺、話題的掌控能力,都讓我非常欽佩,當看到發表的新聞作品后,我更是對他們的寫作、新媒體處理能力折服。那一刻,我更加堅定了自己錘煉好自己新聞寫作水平,為家鄉建設發出更多“好聲音”的決心。
在吉林日報相伴這些年,我見證了很多在先進力量感召下成長的優秀典型,感受到了新聞的力量和魅力。我更認識到,作為一名吉林日報的新聞通訊員,我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和使命。
我與吉林日報的故事仍在繼續。我將繼續努力學習,為吉林日報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也期待吉林日報能夠在未來繼續創新和發展,在新媒體時代為讀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聞作品,書寫出更美好的的吉林發展新篇章!
作者個人簡介:尹博文,男,出生于1990年8月,吉林省靖宇縣人民法院四級主任科員、吉林日報通訊員。他始終堅信,文字具有一種能夠觸動人心、傳遞感情的力量,希望能帶給讀者更多力量與感動。
作者:通訊員 尹博文 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