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1月25日訊(記者李抑嬙)按照會議日程安排,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今天下午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進行大會發言。
省政協主席朱國賢,省委副書記吳海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蔡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韓福春,省政協領導吳靖平、李龍熙、李悅、張志軍、曹宇光、李維斗、蔡國偉、秦海濤出席會議。省政協副主席郭乃碩主持會議。部分省直部門負責同志到會聽取委員發言。
會上,10位委員聚焦深入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培育“四大集群”、發展“六新產業”、建設“四新設施”,圍繞醫藥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教融合、肉牛產業、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農產品加工、銀發經濟、冰雪裝備制造、人口高質量發展、文化旅游融合等問題,從不同領域、不同視角提出意見和建議。
冷向陽委員率先發言。就健全我省醫藥產業鏈體系,他建議,應以醫帶藥、以藥促產、以產興業,全面推進國家醫學中心等高端平臺建設,全面加強生物醫藥產業科技創新,全面拓展大型醫藥企業“朋友圈”,推動我省由“醫藥大省”向“醫藥強省”邁進。
丁肇勇委員提出關于我省搶占新能源汽車新賽道的建議:搶抓氫能源汽車新賽道,突破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補齊新能源汽車后市場服務短板,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鞏固我省汽車產業國內外競爭優勢。
為推進我省產教融合發展,楊光委員建議,應按照國家“雙一流”和省“雙特色”建設部署,進一步統籌推動職業教育和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優化調整辦學層次和學科專業布局,充分激發產教雙方辦學動力和內生活力,大力推進產教融合聯合體建設。
圍繞推動肉牛全產業鏈發展,呂愛輝委員建議,應充分發揮我省肉牛種群優勢,全面提升核心育種能力,延伸肉牛產業鏈條,提升肉牛產業價值鏈,加大品牌建設營銷,創新完善政策措施,為肉牛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張金權委員就“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話題發聲建言。他建議,對生態資源進行梳理整合,摸清生態資源底數,發揮我省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推動我省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促進生態治理和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有機融合、增值反哺。
李啟云、臺麗偉、閆鐸、肖輝山、佘靜雯等5位委員也相繼發言,就大力發展農產品和食品加工產業、促進我省銀發經濟發展、促進我省冰雪裝備制造業發展、推動我省人口高質量發展、加強吉港合作共同推動文化旅游發展等方面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