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是著名詩人賀敬之對延邊革命老區的真實寫照。來自延邊的樸銀花委員十分關注我省紅色資源。在她看來,延邊乃至吉林省多地擁有深厚的紅色歷史底蘊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力開發和保護利用好紅色資源,著力打造“紅色吉林”金字招牌,對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挖掘整理工作日益迫切。”她建議,深入調查摸底,對紅色歷史遺址遺跡實行全面清點、全部登記;對紅色歷史資料進行深入挖掘、系統整理;對紅色人物及其親屬逐一訪談、逐一建檔。鼓勵檔案管理部門按規定及時發布紅色檔案信息,為更多研究者提供檔案資料。同時,研究制定紅色遺址遺跡保護開發規劃和管理制度。
“科學制訂‘紅色吉林’品牌建設規劃至關重要。”樸銀花委員表示,應賦予“紅色吉林”品牌以豐富文化內涵和深刻歷史意義。整合相關部門已經制定出臺的相關文件,圍繞“紅色吉林”主題,科學規劃布局,推動紅色品牌向產品品牌延伸,統籌推進紅色歷史文化項目建設。她還建議,把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同生態建設、全域旅游、民俗文化、邊境風貌、冰雪經濟等資源結合起來,統籌規劃,一體推進。
“建設吉林紅色博物館,創作一部在全國有影響的電視劇,建設一批重要紅色景區景點線路……大力開展紅色歷史文化宣傳,盡快把‘紅色吉林’金字招牌推向全國。”樸銀花建議,應積極培育和扶持紅色資源開發運營主體,對紅色資源和紅色品牌實行專門管理,鼓勵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紅色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