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趙克巖 記者董博 龐智源)一直以來,遼源市醫保局堅持“服務無止境、便民再升級”的原則,以“加動能、減負擔、乘快車、除包袱”四個方面工作為抓手,讓遼源市醫保服務煥發出新氣象。
進入冬季,在遼源市西安區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不用遠走,在家門口就能辦理普通門診統籌結算報銷、門診慢病待遇結算報銷等業務。
這樣的便利服務與市醫保推動經辦服務多領域延伸,構建無感式、嵌入式醫保服務體系密切相關。
通過“門口辦理式”服務,遼源市加快建立覆蓋市、縣(區)、鎮(街)、村(社區)的網格化醫療保障服務體系,建立“十五分鐘醫保服務圈”。設立醫保服務窗口,配備專職醫保協理員,幫辦代辦參保信息登記查詢、指導網上異地就醫備案等醫保業務,實現醫保業務就近辦。在全市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醫保科,配備專兼職人員,開展“嵌入式”醫保服務。首批在市中心醫院、東遼醫藥、遼礦集團等36家就診量大、人員密集場所打造醫保服務站,群眾就醫購藥辦事時可同時享受醫保服務,通過醫保+服務站點,實現醫保業務“方便辦”。通過“收集反饋式”服務,進一步拓寬訴求反映渠道,有效破解群眾“急難愁盼”,構建社情民意收集辦理反饋機制,建立起經常性聯系企業群眾、“零距離”服務的工作新格局。
提高精細化服務,打造舒心醫保。統一全市醫療保障經辦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指南,做到同一事項在線上線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實現“一窗通辦”“一站辦結”“全城通辦”。
窗口業務“精簡辦”,高頻事項“下沉辦”,線上業務“極速辦”。通過進一步整合綜合服務窗口,設置潮汐窗口,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職工生育醫療費報銷和生育津貼申領等基本服務事項“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減材料、減時限、減環節”業務辦理時限平均縮減55%,切實提升醫保精細化服務水平。同時,按照“應下盡下、能下均下”的原則,將城鄉居民參保登記、開具《參保憑證》、異地就醫備案、醫保電子憑證申領等與服務對象密切相關的9項29子項高頻次服務事項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醫保服務站點辦理,將參保信息查詢、醫保繳費幫辦、政策宣傳咨詢等7項20子項高頻次服務事項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及所轄村衛生室,最大化延伸醫保業務辦理觸角,實現“同城通辦、就近申辦、一次辦成”。全力優化“互聯網+醫保服務”,形成互聯互通的網上公共服務平臺,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探索手機終端自助服務,推廣普及使用醫保電子憑證就醫購藥,增設網上臨時異地就醫備案,實行承諾制“容缺”報備,審核時限由3個工作日調整為即申即審,實現“掌上辦、網上辦、碼上辦、自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