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長春人一年過兩個節:一個是春節,一個是歐亞店慶。12月9日是歐亞賣場23周年店慶第二天,記者趕到現場體驗“過節”的消費熱浪。
彩門、條幔、氣球、花束,商戶門前人頭攢動;滿減、贈禮、抽獎、巡游、演藝,體驗者摩肩接踵……這座裝飾一新的超大購物中心吸睛、更吸金。
“2000年開業到今天,店慶已經成為賣場的金字招牌!”忙碌的間隙,歐亞賣場副總經理趙鑫和記者聊起來。他告訴記者,歐亞賣場店慶銷售額約占全年的30%。今年店慶更是早早制定了1.2億元的營銷讓利方案,自己從8月份一直忙乎到現在。
記者一口氣采訪了十幾位樓層經理、員工和商戶。他們忙得腳不沾地,臉上洋溢著“過節”的笑容。顧客多、銷量好,收入自然水漲船高。店慶第一天,全場銷售額就突破了1億元。
從經濟學角度看,節日促銷是事件營銷的靈活運用,作為促進銷售的工具,具有短期提升銷售額的作用。今年以來,我省商務部門先后組織開展了“1·8消費節”“5·6消費季”“9·8消費節”等活動,季季有主題、月月有活動、天天有促銷。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0%,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短平快”的節日促銷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促進省內消費連續3個季度復蘇、回升、持續高速增長。
——解決了“價”與“質”的矛盾
“消費節”期間推出的促銷優惠,一定程度上沖破了“質價齊高”的限制,消費者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了優質商品,變得敢掏錢、愿消費。
“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54歲的陳女士又想買好貨、又想“占便宜”。“9·8消費節”期間,她花980元買下了原價4000多元的品牌長款鵝絨服,充絨量足有403克,她說:“花錢了,但不心疼,感覺占到了便宜!”
為這些便宜“買單”的,是政府和商業企業。
2023年,省級財政籌措安排2.75億元獎補資金,支持各市(州)、縣(市)繼續開展消費券促銷活動。截至9月20日,全省共有43個市(州)、縣(市)進行消費券促銷,拉動銷售金額979996萬元,杠桿率為19.54%,有效撬動了消費。
——理順了“平”與“峰”的關系
1月是春節檔期的消費旺季,“1·8消費節”“風助火勢”;9月是學生開學、居民換季的消費風口,“9·8消費節”“火借風威”!
針對不同群體,對標不同需求,舉辦不同活動,營造波浪式消費熱潮,吉林消費市場形成了“平”“峰”結合的特點。
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省商務廳副廳長呂繼偉介紹,圍繞年終歲尾消費旺季和冰雪消費熱點,我省還將組織家居煥新消費季、冰雪美食節、鄉村消費品博覽會系列主題促銷,推動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融合了“線上”與“線下”的渠道
消費節的影響力只在實體商業領域嗎?不是的。
節日促銷帶動了“線上搶券,線下核銷”模式的加速發展。有了節慶活動的助推,線上與線下、實體與電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消費態勢慢慢形成。
11月初,我省制定出臺《2023-2024新雪季吉林省冰雪政策》,面向省內外游客發放3000萬元消費券。其中,在美團等電商平臺投放消費券500萬元,對平臺銷售的冰雪景區、度假區門票進行補貼。近兩個月,長春市滑雪相關商品在美團平臺的搜索量環比增長589%,滑雪門票的團購訂單量比2019年增長664%。
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要建設新消費設施,適應消費便捷化、個性化、舒適化需求變化。在節慶活動火爆的場景下,政企同向而行,吉林消費市場的發展動能愈發強勁,路徑也日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