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于日前開幕,黨代會報告中提到今后五年的奮斗目標——綜合發展實力顯著躍升,社會文明程度顯著躍升,共同富裕水平顯著躍升,社會治理效能顯著躍升,生態環境質量顯著躍升,黨建引領能力顯著躍升。
奮斗目標清晰而明確,令人興奮又含金量十足,其底氣何在?見微知著,現回顧吉林省過去五年發展道路,從蓄勢、儲能、發力中一探究竟。
黨代會報告描繪綜合發展實力顯著躍升:要緊扣“兩確保一率先”目標,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大臺階,多點支撐、多業并舉、多元發展的現代產業新格局加快形成,初步建成全國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全社會創新創造蔚然成風,各類市場主體蓬勃發展。交通、水利、電力及新能源體系等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增強,全社會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為中國式現代化探索吉林經驗。
汽車品牌逆勢而上——底盤穩
一汽紅旗品牌僅用4年時間,實現年銷量增長63倍,從不足5000輛增長至10萬輛,2021年實現銷量30.06萬輛,在全球汽車供應鏈、產業鏈受疫情影響的形勢下,持續逆市上揚。
中國一汽在2021年取得63項關鍵核心技術突破,完成專利申請4757件。為新能源汽車而生的全新現代化工廠——一汽紅旗繁榮工廠,世界級商用車整車“智”造基地——一汽解放J7智能工廠,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箱技術、高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無人駕駛小巴士、純電動SUV……大量創新成果成功轉化投向市場,為吉林省汽車產業不斷增添核心競爭力。
一汽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是奧迪在中國建設的首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型的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358億元,于2022年2月正式啟動,計劃2024年12月竣工,將形成2000億元產值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現代產業體系壯大——增長快
“六新產業”“四新設施”逐漸成為吉林省人民耳熟能詳的詞匯,在此次黨代會報告中引發代表關注。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煉油廠加氫一車間工人在廠區內進行巡檢。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今年3月,吉化120萬噸乙烯轉型升級項目全面啟動。這是中國石油第一個全部使用綠電的化工項目,將新建120萬噸/年乙烯、60萬噸/年ABS等21套煉油化工裝置。項目建成投產后,乙烯產能和化工規模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新基建推進大量應用半導體芯片,給電子信息產業帶來巨大成長空間。去年吉林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銷售收入突破22.1億元,同比增長29%,在新能源、5G等領域也實現了快速增長。
高新技術產業突破——勢頭強
五年來,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6.44倍,“吉林一號”翱翔太空,紅旗車搭載眾多自主創新技術,國內首臺商用12英寸全自動晶圓探針臺誕生……搶占產業“智高點”,引人關注。
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扎實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并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等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
來自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心的黨代表羅昭強說:“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人才是推動創新的根本。希望集聚更多的創新活力,讓‘長客造’跑得更穩、更快、更安全,服務百姓出行,帶動整個產業鏈條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p>
農業基礎不斷夯實——底子厚
近年來,吉林農業基礎不斷夯實,保護性耕作面積居全國第一。糧食生產連年豐收,2021年,吉林省糧食總產量達到807.84億斤,讓“中國飯碗”里盛滿更多“吉林糧”,正逐步成為現實。
吉林省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深化“黑土糧倉”科技會戰,推廣“梨樹模式”等保護性耕作技術,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加快農業大數據中心、數字農業云平臺建設,讓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成為農業現代化的新特征。促進“育繁推”一體化,培育現代種業龍頭企業,建設成為“國家北方種子基地”。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萬昌鎮的稻田景色。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吉林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玉米水稻、雜糧雜豆、人參、梅花鹿等“十大產業集群”,深入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等重大工程,出臺實施意見和“肉牛十條”政策?!扒|斤糧食”生產工程穩步推進,吉林省力爭到2030年前,實現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1000億斤。
產業類別日漸繁盛——風光好
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轉型升級項目、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中車松原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全面建設啟動,一汽-大眾新技術開發中心正式落成,吉林化纖年產1.5萬噸碳纖維項目多條生產線試車成功,長光衛星成為吉林省首家“獨角獸”企業,紅旗H9榮獲國家年度創新大獎……
去年11月,一汽紅旗E-QM5新能源換電汽車正式交付運營。百余輛紅旗新能源換電出租車行駛在長春的大街小巷,為吉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開啟新篇章。
長春凈月高新區全力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區,瞄準人工智能、區塊鏈、在線消費、數字內容等領域,開展全產業鏈企業引入,20個新基建項目、6個國際級別數據中心相繼落位,數字經濟呈現加速發展良好態勢。
梅河口四環制藥惠升生物胰島素二期項目全部達產后,可實現全品類胰島素等糖尿病及并發癥用藥的生產,年產值超過200億元。
敦化市重點推進醫藥工業園區建設,2021年以來,逐漸形成了以敖東、華康、凱萊英、金賽、草還丹、健芝寧以及廣億、元寶楓八大醫藥工業園為主的產業集群,醫藥工業規模達40億級……
吉林省新能源發展潛力較大。在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吉林西部,風力發電機和太陽能電池板組成了一片“綠電海洋”。在這里,“陸上風光三峽”項目正緊張推進。目前,吉林省新能源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在建及并網項目容量相當于近10年總和。綠色電力源源不斷匯入電網,預計到2025年,全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
冰雪產業強勢發展——名聲響
四季皆有文章可做的旅游資源,讓吉林省旅游業的長足發展有更足的底氣和信心。黨代會報告指出,吉林省冰雪產業強勢發展,冰雪旅游市場占有率穩居全國第一。
春看花、夏賞荷、秋觀鳥、冬捕魚,四季分明的查干湖,在每個季節都有著不同的迷人韻味。查干湖冬捕更是享譽海內外。
查干湖冬捕。新華社發
“冬奧在北京,體驗在吉林!”借冬奧會“東風”,近年來,吉林冰雪旅游、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等大放異彩。本屆冬奧會上,吉林白山的冰雪和民族元素驚艷亮相、吉林市歌舞團送上精彩演出、吉祥物“雪容融”備受追捧;《粉雪奇遇》《冰雪之名》《人世間》《狙擊手》等經典影視劇火熱播出,讓吉林的“冷資源”再掀“熱效應”。2021-2022年雪季,來吉冰雪旅游人次突破8500萬,超過歷史最好水平。
吉林省將堅定推進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全鏈條冰雪產業體系,讓更多群眾在吉林體驗冰雪樂趣。
“名片”越擦越亮,“名聲”越來越響,發展過程穩中見快,振興路上不敢懈怠,新時代,新征程,新機遇,吉林“趕考”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