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地,處處煥發生機。
老舊小區改造,民生短板不斷補齊;地標建筑不斷涌現,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年來,我省結合城市更新行動,謀劃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城市煥發的新活力正在展現出來。
小區里的新生活
原來的老舊散、臟亂差,到如今的“花園式小區”,長春市西門里社區西雙河小區經歷了喜人的變化。走進小區,平坦寬闊的路面、干凈整潔的環境,處處都能感受到業主對小區“大家庭”的用心和愛護。
改變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原來的小區環境非常不好,到處可見垃圾,路面坑坑洼洼。近年來,成立了小區黨組織和居民自治委員會。集合黨支部、居民自治委員會和‘點單式’物業三方力量,有效改善了小區居住環境,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也越來越強了。”西雙河小區黨支部書記劉媛說。
在這里,居民們開啟了“新生活”。漫步小區,隨處可見居民休閑健身場景,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不時傳來……
近年來,我省加快城市更新,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老舊小區物業棄管問題一直是影響城市基層治理的難點,也是長期困擾街道、社區的民生難題。我省以推動物業治理和法制建設為主線,積極破解物業行業管理體制不暢、監管不到位、力量分散等突出問題,探索出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框架下的物業管理新格局。
在消除棄管小區方面,按照“一區一策”原則,采取專業化管理、業主自治、社區代管、國有物業公司接管、老舊小區改造統管、政府購買服務、“菜單式”服務等多種方式方法,科學精準施策,讓棄管小區有人管。
城市里的新變化
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我省的老小區“新”了,老社區“活”了,特色街區“亮了”,城市里的新變化讓市民贊不絕口。
“這一年,咱們老百姓身邊的幸福多喲!你看,老小區、老街景大變樣,生活環境越來越好……”在通化市濱江公園,看著公園的美景,談通化市發生的可喜變化,市民有感而發。
珍珠般散落的“口袋公園”,精巧雅致;錯落有致的微地形綠化景觀帶,刷新城市“顏值”……近年來,通化市按照設計形式新穎、色彩搭配合理、注重改善生態環境的原則,綜合實施綠化美化工程,讓曾經灰墻磚瓦、塵土飛揚的通化完成了華麗變身。
通化市不斷提升“三園一帶”(憶江園、江南公園、佟佳江公園、濱江游園景觀帶)和玉皇山公園等處的綠化水平。此外,還完成城區街路喬灌木的新植(補植)和花卉栽植工作;綜合利用城市道路沿線空地、街頭空地及其他閑置地等裸露地面,建設成見“縫”插綠的“口袋公園”。這些綠化提升工程在增加城市綠量、豐富生態綠網的同時,也實現了推門見綠、開窗見園,打造出繁花盛開、色彩繽紛、錯落有致、幽靜雅致的立體綠化景觀,形成納涼、休閑的多元化環境,扮靚了城市。
管網里的“新環境”
從曾經遍地磚瓦房,到如今高樓林立、錯落有致;從曾經一條馬路通到頭,到如今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從曾經缺樹少綠,到如今步步是美景、處處皆花園……城市發展日新月異。
在建設、改造各類管網設施的過程中,我省特別重視質量與安全。
對長春市南關區永吉街道轄區內的體北路沿線老舊管網精準改造,是長春燃氣2022年的重點改造工程之一。
這次主要改造的3個項目是長春南關區體北路沿線1350米老舊管網和2處中壓故障閥門,施工地點有3處,涉及小區有稅務小區、園林小區、體院小區、吉順康城小區。
歷時半個多月時間,長春燃氣5月7日圓滿完成體北路沿線3個項目改造,源頭性解決了體北路沿線燃氣管網的供氣安全隱患。在經過一周供氣運行監測,該區域供氣全部處于安全穩定狀態。沿線所涉及的4個小區、29棟居民樓(1744戶民用戶)、2戶工業戶,基本未受到供氣影響。
“歷經半個多月的改造,沒有影響正常生活。我們居民雖然看不到這些地下工程,但心里明白,這些改造能讓我們的生活更有質量,讓我們生活更加安心。”市民說。
光陰飛逝,我省正加快城市更新步伐,讓城市更有“顏值”、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