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我省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留下有力的足跡:
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1%,增速居全國第四位;
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4%,工業投資恢復速度居全國首位;
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00萬戶大關,新登記市場主體增速居全國第三位;
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31.3%,高層次人才由凈流出轉向凈流入,全省高校畢業生留吉就業達9萬人……
營商環境是投資“風向標”、發展“晴雨表”。捷報頻傳的背后,離不開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
五年來,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關于營商環境建設重要論述,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厚植投資興業沃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持續為吉林振興發展注入新動能。
制度先行——
科學布局聚合力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五年來,省委、省政府在營商環境建設上高位推進,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破題,著力完善營商環境建設工作相關制度體系,強化制度供給,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在2018年新一輪機構改革中,省委、省政府組建了吉林省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管理局,加掛省軟環境建設辦公室牌子(2021年調整為省營商環境建設辦公室),形成了從謀劃改革到推進改革的完整閉環,再創營商環境新優勢;
2019年,《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頒布實施,充分體現了“加強服務保障,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立法理念,彰顯了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堅定信心與決心;
2021年,創新建立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工作機制,明確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營商環境的主體責任,從上到下普遍調整設立了由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營商環境建設領導小組,為我省營商環境的全面優化提供了強大的制度和組織保障;
……
時序更替,日夜輪回,省委、省政府持續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念始終如一。今年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以視頻形式召開,向全社會釋放以營商環境建設為突破口起步開局的強烈信號,全面掀起了優環境、抓項目、促發展的熱潮。
改革破題——
數字引擎激活力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
近年來,我省聚焦企業群眾辦事需求,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先導,一體部署實施“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為市場主體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在“數字吉林”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統籌建設“云網一體”信息基礎設施體系,啟動“吉林祥云”大數據平臺建設。依托該平臺,建設全省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104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
——部署應用新版全流程審批系統,成為全國唯一在省市縣鄉村五級使用一套系統、一個平臺全流程實施在線審批的省份。
——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將全流程審批時間由200個工作日以上壓縮至81個工作日以內,低風險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至13個工作日,工程審批系統綜合運行指標穩居全國第一位。
——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省市縣三級政務大廳(服務中心)全部設立無差別綜合服務窗口,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發證,“一窗”分類受理比例達到70%以上。
——圍繞“急事辦、及時辦”的服務理念,打造政務服務品牌“吉事辦”,掌上服務應用達到311項。
“截至2021年12月3日,吉林省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00萬戶大關。市場主體之所以快速擴容提質,是吉林進入發展‘快車道’、加快振興的綜合反映。”省市場監督管理廳副廳長王淑英表示,不斷發展壯大的市場主體是我省經濟發展的底氣、韌性所在,也是實現“兩確保一率先”的先導條件。
今年疫情期間,我省市場監管部門用“人性化指導+智能化審批”打通了服務市場主體的“綠色通道”,進一步堅定了外埠企業來吉投資信心。
鑄劍護航——
法治賦能添動力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探索中,我省進一步凸顯法治的重要作用,讓營商環境更有序、企業經營更有公平感。
不斷完善政策措施,相繼制定出臺《吉林省營商環境建設專項攻堅行動方案》《全面優化吉林政務服務生態打造最有溫度的營商新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吉林省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實施方案(2021)》,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一張張“防護網”。
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執法,制定出臺“四張清單”,幫助企業快速解決和糾正經營問題,最大限度減少違法問題影響。
推行行政檢查執法備案管理改革,綜合運用自主研發的“行政檢查備案智能綜合管理系統”,實現行政檢查執法全過程、全鏈條電子留痕。
建設“長春智慧法務區”,根據企業不同法律服務需求,量身定制全鏈條全要素服務平臺,保護企業茁壯成長。
搭建吉林省營商環境智能管理平臺,全天候、24小時受理,自動分辦、及時督辦社會各界投訴舉報。平臺開通以來,累計受理各類營商環境問題3911件,辦結3876件,辦結率達到99.11%。
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城市信用排名實現歷史性突破,地級市綜合排名居全國第四位,入百率居全國第一位,延邊州在40個地州盟中名列第一位,20個縣級市綜合平均分居全國第一位。
自2022年1月1日起,《吉林省社會信用條例》正式施行,進一步發揮社會信用在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提高監管能力和服務水平方面的基礎性作用,為各類市場主體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
優化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讓吉林大地成為要素集聚磁場、企業成長沃土、投資興業寶地,吉林人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