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王煥照)初夏時節,在長春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內,鎧源一般固廢綜合利用、泓達建筑材料等項目正加快建設,核心項目長春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一期已投產試運行。以長春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為突破口,德惠市向產業要未來,加快建設農業強市。
德惠市不斷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產業,形成資源生態型經濟發展模式,厚植綠色發展底色。根據規劃,經過3至5年的努力,長春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將打造成德惠市乃至長春市新的支柱產業,為長春市近期解決垃圾和固廢處置問題、遠期提升產業發展質量提供有益探索。
目前,長春循環經濟產業開發區在狠抓企業復工復產和重大項目建設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共落位新建項目8個,總投資19.7億元。其中,已開工建設7個,總投資17.7億元。高標準完成園區規劃、區域環評,核心項目恒建能源垃圾焚燒發電廠試運行;漢華汽車零部件一期投產,二期開工;鎧源環保固廢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建設;啟動實施園區道路、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大唐長春熱電二廠易地新建項目進場地勘,恒建能源垃圾焚燒發電(二期)、餐廚垃圾處理正在辦理前期手續。與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水利水電六公司、長春市供銷社簽訂了循環經濟產業園戰略合作協議,著力打造低碳循環經濟新增長極。
瞄準主導產業吹響沖鋒號。近年來,德惠市充分發揮豐富的農牧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提高龍頭企業集中度和核心競爭力,培育壯大發展基礎好、輻射帶動作用大、市場競爭力強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面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在德大、達利、德翔牧業、佳龍、佰順、德翔食品、山河等龍頭企業和骨干企業的帶動下,德惠市農產品加工、畜牧業全產業鏈等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呈現集群式發展態勢。
在德翔集團大院內,貨車排列整齊,開票、出貨、裝車,現場調度有序進行。生產車間里工人們熟練操作著機器,分裝、過數、質檢、封箱,有條不紊。據介紹,作為一家飼料加工、養殖、屠宰全產業白羽肉雞加工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他們按時恢復生產和產品供應,保障生產穩定和產品品質。
今年是該集團打造億羽肉雞產業集群的起始之年。該公司年加工1億只肉雞屠宰廠建設項目占地73008平方米,建設總投資3.1億元,項目建成后,年可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
目前,德惠市擁有69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其中國家級11戶、省級29戶,德大、達利等7戶重點龍頭企業被評為吉林省首批農產品加工業和食品產業百強企業。
做好特色園區。德惠市全力爭取政策支持,搶抓政策機遇,成功爭取創建稻米、肉雞、生豬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布海鎮、岔路口鎮、朱城子鎮3個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吉林德惠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1個省級鄉村振興新動能培育試驗區,并成功入圍第二批國家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吉林省水稻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做好區域布局。德惠市堅持“圍繞龍頭建基地,發展基地建新龍”的發展原則,規劃建設專用玉米、優質水稻、高油大豆、特種油料、瓜菜、林果六大種植基地和肉雞、肉牛、生豬、肉鵝、肉羊、蛋雞六大養殖基地。全市瓜菜面積發展到18萬畝,設施農業21354.48畝。新建、改擴建布海鎮長山村、布海鎮陳家村等棚膜蔬菜產業園區10個。
夯實項目儲備。通過引進外資、激活民資、啟動內資,德惠市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推動龍型經濟產業集群持續發展壯大,德大1億只肉雞一條龍項目、德翔集團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項目、禾豐集團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項目、吉星1億只肉雞全產業鏈項目、佳龍牧業百萬頭生豬屠宰廠和20萬頭商品豬育肥場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啟動實施,以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牽引力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