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清晨4點半,東豐縣大興鎮朝陽村的天剛蒙蒙亮,氣溫還低至零下,劉志霞顧不上吃早餐,匆匆收拾完就出發了。
52歲的劉志霞是朝陽村婦聯主席,也是一名疫情防控聯絡員,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每天早出晚歸,穿梭在抗疫一線各個角落,村卡口值班值守、入戶宣傳、掃碼測溫……
“哪里需要我,就去哪里。”劉志霞經常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來到村部,劉志霞趕緊穿上厚實的防護服、佩戴好防目鏡和醫用口罩,然后開始準備當天核酸檢測的材料,打印村民名單,填寫相關表格,查看防疫崗位人員是否到位等等。
早上6點多,已有村民陸續到場進行核酸檢測。劉志霞一邊疏導秩序,一邊不忘向村民多叮囑幾句,勤洗手、多通風,不要外出聚集。當有孩子接受采樣感到緊張時,她便不停地安撫情緒。“不要擔心,這只是進一步的檢查,回家再看看正確的核酸檢測步驟。”為了讓大家配合核酸檢測,劉志霞不斷地鼓勵著村民。
疫情防控過程中,劉志霞身兼“多重角色”,她每天穿著防護服工作,一天下來口干舌燥,劉志霞堅持不喝水,避免上廁所。在她的影響鼓舞下,越來越多的村民主動投身到防疫一線。
劉志霞的家距離村部較遠,繁忙的工作使她顧不上陪伴家人,想到正在讀初三的孩子,她總是心生愧疚。劉志霞說:“家人們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給了我無限的動力,我一定要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本職工作,為守護村民們的健康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