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強調,“一百年來,黨堅持性質宗旨,堅持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在生死斗爭和艱苦奮斗中經受住各種風險考驗、付出巨大犧牲,錘煉出鮮明政治品格,形成了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精神譜系”。今年國慶節之際,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東北抗聯精神位列其中。新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東北抗聯精神,按照全會要求切實做到勿忘昨天的苦難輝煌,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大夢想,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珍視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長期奮斗中構建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錘煉出鮮明的政治品格。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包括東北抗聯精神在內的一系列偉大精神,集中彰顯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彰顯了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犧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爭,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斗爭,在長達14年的頑強拼搏中,東北抗日聯軍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熔鑄成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這是彪炳史冊、光耀后世的精神遺產。革命家彭真曾說,我們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斗爭中,有三件事最艱苦,其中之一便是東北抗日聯軍的十四年苦斗。“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后寒”是當時的現實寫照。面對挑戰人類極限的最惡劣條件和最殘酷斗爭環境,東北抗聯為了革命勝利,與天斗,與敵斗,風雪嚴寒,裂膚斷指,擺脫敵人的圍追堵截,在深山野林、冰天雪地里與數十萬敵人進行殊死搏斗,其中涌現出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等一大批民族英雄。在中華民族最危急之時,這些優秀的中華兒女以錚錚鐵骨戰強敵、以血肉之軀筑長城、以前仆后繼赴國難,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雄壯史詩。這種精神是經受生死的考驗、歲月的洗禮,于硝煙中磨礪淬煉而成的,擁有打不垮、擊不破的強大力量。在東北抗聯精神激勵下,深刻的民族覺醒、頑強的戰斗意志、堅定的必勝信念共同吹響東北抗戰勝利的號角。在新的偉大征程上,我們要不斷從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敢于斗爭、敢于勝利,書寫新的恢宏篇章。
緊扣時代脈搏和歷史大勢,深入挖掘東北抗聯精神蘊含的時代價值內涵。戰爭的硝煙雖已散去,但當今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面臨著一系列風險挑戰,戰勝這些艱難險阻,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東北抗聯精神閃耀著中國共產黨人精神的光輝,歷久彌新,必將綻放新的華彩。首先,抗聯歷史生動展示了,無論對于個人、國家還是民族來說,有理想信念才有靈魂。在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堅定信仰、堅定信念、堅定忠誠,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才能戰無不勝。其次,抗聯歷史生動展示了,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前進道路上,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都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再次,抗聯歷史生動證明了,中國人民絕不屈服于暴力、絕不容忍侵略、絕不向任何霸權勢力低頭。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指出,今天,中國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強,極大增強了志氣、骨氣、底氣,在歷史進程中積累的強大能量充分爆發出來,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歷史主動精神、歷史創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書寫著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偉大歷史。只要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虛心學習借鑒國外的有益經驗,又堅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壓,就一定能夠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始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以史為鑒、開創未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別人恩賜的,而是通過不斷斗爭取得的。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每一位黨員都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折不撓、堅忍不拔,賡續黨的紅色血脈,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在斗爭中經風雨、長才干,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奉獻自我,再立新功。
(作者單位:中共吉林省直屬機關工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