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人在线免费视频_久久精品亚洲一区_日本久久一区二区_成年国产_最新亚洲精品_亚洲精品免费在线

“七一勛章”獲得者 | 他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

作者:趙星月   更新時間:2021-07-19 22:19   來源:健康報

吉報頭條
重要新聞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圖片精選

“七一勛章”獲得者來自人民、植根人民,他們的事跡可學可做,他們的精神可追可及。7月1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七一勛章”獲得者先進典型事跡媒體宣講會,號召全系統見賢思齊,追尋辛育齡和吳天一同志的足跡,踐行崇高職業精神,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辛育齡

敢為人先 善為人先

圖片

首創支氣管黏膜外縫合法,主刀首例針刺麻醉下肺切除手術,實施國內首例人體肺移植手術……作為新中國胸外科事業奠基人,辛育齡功績卓著。
  師從辛育齡近30年的中日友好醫院胸外科原主任劉德若回憶,實施首例肺移植手術的辛老說,自己是肺外科醫生,目睹過大量肺終末期疾病,比如肺氣腫、肺纖維化、肺動脈高壓、毀損肺等,問題雖不能立即解決,但總要有個開端。“辛老認為,在該領域不能落后于他國。他還認為,開展肺移植手術不是孤立的,能夠帶動相關臨床科研基礎試驗的研究發展。”正如辛育齡所希冀的,如今中日友好醫院每年開展肺移植手術100例、肺癌手術2500例,他埋下的種子已生根發芽。
  辛育齡深耕胸外科領域的醫者形象為人熟知,而中日友好醫院黨委書記宋樹立的講述,則展現了辛育齡極富遠見卓識的一面,“辛老著眼于國之大者,曾投身我國現代化醫院的籌建與初創”。
  1982年5月,辛育齡被國務院任命為中日友好醫院首任院長。中日友好醫院原先計劃叫做北京現代化醫院,從名稱中就彰顯著要建成一所與世界醫學接軌的現代化醫院的決心。
  “什么是現代化醫院?20世紀80年代,尚無固定模式可供遵循。”宋樹立介紹,彼時,辛育齡全心全意推進辦院工作。兩年多后,一所國內最具現代化、國際化的醫院拔地而起。“醫院中西醫兼備,集醫、教、研于一體,擁有1000張病床、200人編制的臨床研究所和每年招生300名的護校,如此的規模和配備在全國首屈一指。”宋樹立說。
  辛育齡敢為人先,也善為人先。他的創新絕不是心血來潮,而是建立在深思熟慮之上。宋樹立舉例,辛育齡有幾項超前實踐。一是率先建康復治療中心和無障礙設施。放在今日來看,這正切合著人口老齡化需要。二是成立醫工處。當時,多數醫院稱之為設備科,僅用以提供醫療設備,但辛育齡主張叫醫工處,意在將醫學工程學術理念引入醫院發展,在醫學技術創新上發揮著引領作用。三是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促成中日、中歐之間延續至今的學術會議和專家互訪。四是確立“患者至上”的辦院理念,在寸土寸金的院區融入園林設計,給醫患留出放松與交流的空間,使之成為醫療和康復的一部分。“這些探索,為我國現代化醫院建設提供了范本。”宋樹立表示。

吳天一

征服險峰 志在高原

圖片

在超過半個世紀的高原醫學研究生涯中,吳天一常年與高山、冰川、雪地、草原為伴。耳鼓膜被擊穿,40多歲罹患白內障,兩次與死神擦肩而過,這些從未牽絆他征服險峰的腳步。青海省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李曉東說,高原醫學研究是吳天一的初心所在,也是他畢生的價值追求。60多年來,他不僅踏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區,還在安第斯山、天山、帕米爾和喜馬拉雅等地進行了長期的綜合考察。不畏艱險、嚴謹治學的求知精神,使他成為一名真正的高原人。
  吳天一因創造出14萬名筑路者無一人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跡,被譽為“生命的保護神”。“這條路就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吳天一的學生、青海省心腦血管病專科醫院副院長王晉動情地說,青藏鐵路2001年開始建設,2006年7月1日通車,15年后的7月1日,曾為青藏鐵路建設衛生保障工作作出卓越貢獻的吳天一榮獲“七一勛章”,這恰恰就是他數十載如一日甘于奉獻、敬佑生命的結果。
  王晉介紹,青藏鐵路建設期間,吳天一任青藏鐵路建設高原病防治首席專家。他結合青藏高原特殊的環境氣候等因素,建立健全了衛生保障措施和急救方案,指導建起了40多座供氧站和25個高壓氧艙站,他提出的“三高三低”急救措施,使急性高原病發病率從最初的10%左右降至1%以下。同時,吳天一還將高原病的自我判斷方法寫入科普手冊,撰寫高原保健手冊、高原疾病預防手冊,送至施工現場每一名工人手中。
  “2010年,青海玉樹發生7.1級強烈地震,年逾古稀的吳院士不顧同事和家人勸阻,率領醫療隊連夜奔赴災區。”李曉東說,在災區,吳天一往返救治點,指導搶救高原病患者,輾轉醫療點講解高原病防治救援知識,深入臨時居住點宣傳防病科普知識,并在震后面向國際介紹高原醫學救援經驗。“在漫長艱辛的奮斗歷程中,他用腳丈量大地,用心服務人民,用科學報答祖國,用最真實的經歷和最昂揚的精神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展現了一名高級知識分子赤誠的家國情懷。”

彰顯紅醫精神內涵


  辛育齡和吳天一,一位是敢為人先的胸外科事業拓荒者,一位是勇攀險峰的高原醫學研究者,不同的人生卻有著相同的起點——他們均畢業于中國醫科大學。宣講會上,中國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宮福清亮出了兩位“老學長”舊時的學籍卡。“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學霸呀!”聽過宮福清的介紹,在場記者連連稱贊。
  “學籍卡相當于如今的成績單,既有入學情況,也有各門考試成績。”宮福清介紹,辛育齡是中國醫科大學20期學生,1942年在延安入學,1945年隨學校赴東北就讀,1947年畢業,曾任中國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這位曾留校工作的優秀畢業生考試成績如何呢?“細菌學95分,生理學91.3分,診斷學96分,平均成績85.3分。”宮福清說,如果以今天的標準來換算,辛育齡獲得獎學金毫無問題。
  比辛育齡小14歲的吳天一是中國醫科大學軍1期學生,1950年入學,1956年畢業,是該校為我國抗美援朝培養的軍醫。“這一時期學制和考試科目有所變化,考試科目共38門,按1~5分評價。吳天一有27門是5分(滿分)。”宮福清說。
  在這所中國共產黨最早創建的醫學院校里,辛育齡和吳天一苦練醫術,為日后投身祖國醫學事業打下堅實基礎。建校之初,毛澤東主席為學校制定了“培養政治堅定、技術優良的紅色醫生”的辦學方針。1941年,毛澤東主席為學校第14期畢業生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
  自此,這一題詞不僅印在了中國醫科大學畢業證書上,更深深鐫刻在中國醫大人心中,成為廣大醫務工作者為人民健康而努力奮斗的座右銘。“政治堅定、技術優良、救死扶傷、生命至上,是兩位校友共同的精神特質,也是紅醫精神的內涵。”宮福清說,“全校上下掀起學習兩位受獎者的熱潮。新時代,我們將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全力以赴,辦人民滿意的醫學教育。”


原標題:“七一勛章”獲得者 | 他們來自人民,植根人民


作者:趙星月
編輯:馬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照片91 |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 羞羞的视频在线 | 国产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一级特黄aaa大片评分 | 91亚洲在线 | 国产亚洲二区 | 久久三区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a大片漫 | 久久久久久a女人 | 山岸逢花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五月天婷婷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国产 | 九九在线精品 | 天天干天天操 | 国产成人午夜视频 | 浴室洗澡偷拍一区二区 | 亚洲第一性理论片 |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69av.com | 日韩欧美在线视频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影院 | 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第一区 | 欧美一区二区三 | 三级国产网站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爽爽爽麻豆色哟哟 |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一二三 | 欧美福利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