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人心向背看作風。“五一”假期剛過,5月6日,全省作風建設推進會召開,向各級干部表明省委堅定不移、一刻不停、持之以恒抓作風建設的恒心、決心,以開展“作風建設年”為抓手,統一思想,提高站位,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本報從今天起,開設“作風建設年進行時”專欄,圍繞“六個貫徹始終”重點任務、“學什么、樹什么、改什么、促什么、建什么”任務要求,綜合運用消息、通訊、評論等宣傳方式,持續報道各地各部門加強作風建設、抓改革抓發展抓落實的好做法好經驗和黨員干部踐行“嚴新細實”優良作風的事跡,用身邊人、身邊事激勵引導黨員干部爭樹新風、爭當先進、爭創一流。
5月6日,省紀委監委和省委組織部聯合印發《吉林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容錯糾錯十條》,旗幟鮮明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激勵全省干部在實施“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等重點工作中勇于擔當、奮發有為,為加快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加強全省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激勵干部敢干事、干實事、干成事的重要抓手和具體行動,《吉林省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容錯糾錯十條》有著怎樣的起草背景?包括哪些具體內容?下一步如何抓好貫徹落實?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省紀委監委和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
“當前,我省正處在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階段,需要全省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敢闖敢試、主動作為?!笔〖o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沈靜蘭表示,“容錯糾錯十條”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形成允許改革有失誤、允許創新有偏差、允許擔當有過失的鮮明導向,進一步調動和保護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沈靜蘭介紹,此次制定的“容錯糾錯十條”,是對2019年省委制定印發的《關于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辦法(試行)》的更新和拓展,進一步涵蓋落實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申報項目資金、推動項目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處置突發事故事件、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招才引智等十個方面內容,為容錯糾錯、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提供了基本遵循和參考。
“我認為,‘容錯糾錯十條’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堅持了正向激勵的主基調,具有鮮明的導向性、積極的示范性和正向的引領性,旗幟鮮明釋放出為改革者鼓勁、為實干者撐腰、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強烈信號?!笔∥M織部干部監督一處處長、省委巡視辦副主任(兼)萬桂雙如是說。
“當前我省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期和滾石上山的攻堅期,更加需要全省廣大干部積極作為、主動擔當,更加需要把各級干部隊伍建設得更有理想、更有力量、更有干勁?!比f桂雙表示,省委專門就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印發“容錯糾錯十條”,就是要求干部既嚴格按黨的原則紀律規矩辦事,又體現出對干部政治上的激勵、工作上的支持和組織上的關懷,打出了一套激勵“想干事”干部、保護“敢干事”干部、包容“干錯事”干部的組合拳,為廣大干部樹立起健康成長成才的風向標,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增添了強勁動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執行,就下一步如何貫徹落實好“容錯糾錯十條”,沈靜蘭認為,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地各部門要抓好三個“堅持”,一是堅持實事求是,對干部在具體工作中的失誤錯誤,綜合分析主觀動機、客觀條件、程序方法、后果影響等因素,精準運用監督執紀手段,客觀公正作出處理;二是堅持依紀依法,準確分辨為公與徇私、過失與故意等,準確認定行為性質,嚴格把握政策界限,確保容錯糾錯在紀律紅線、法律底線內進行;三是堅持容糾并舉,一方面要加強對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做到有過必改、有錯必糾,另一方面要正確對待被容錯糾錯的干部,客觀評價、該用就用,促進干部從“有錯”向“有為”轉變。
萬桂雙也表示,下一步要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該用的放手用,該容的大膽容,讓敢擔當善作為的干部有舞臺、受褒獎,使組織擔當成為干部擔當的堅強后盾;要認真抓好貫徹執行,把激勵干部擔當作為融入到干部考核評價、選拔任用、日常管理工作中,切實把容錯與糾錯有機統一起來,確保“容錯糾錯十條”落到實處、取得實效。